軍事仿真軟件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重點企業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5-06
隨著高精尖武器系統的研制和發展,對仿真技術的應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軍事強國競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統的研制過程中不斷完善仿真方法,改進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綜合效益。軍事仿真技術在“研試戰訓保”體系中的應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隊的承認和重視。在仿真建模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如建模、驗模理論和方法,基于HLA的仿真支撐軟件、CGF、環境仿真及VR技術、仿真標準及規范等,各單位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為滿足體系對抗仿真的需要,行業內已建立了包括武器平臺模型、作戰模型、環境模型和評估模型等在內的模型體系,對大型復雜仿真系統VV&A與可信度評估技術等進行了初步探索,開發了一系列仿真運行支撐環境和建模支撐環境等工具軟件,提高了仿真系統的開發及運行技術水平。

1、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軍事仿真軟件應用領域持續拓寬,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隨著高精尖武器系統的研制和發展,對仿真技術的應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軍事強國競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統的研制過程中不斷完善仿真方法,改進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綜合效益。軍事仿真技術在“研試戰訓保”體系中的應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隊的承認和重視。在仿真建模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如建模、驗模理論和方法,基于HLA的仿真支撐軟件、CGF、環境仿真及VR技術、仿真標準及規范等,各單位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為滿足體系對抗仿真的需要,行業內已建立了包括武器平臺模型、作戰模型、環境模型和評估模型等在內的模型體系,對大型復雜仿真系統VV&A與可信度評估技術等進行了初步探索,開發了一系列仿真運行支撐環境和建模支撐環境等工具軟件,提高了仿真系統的開發及運行技術水平。
軍事仿真軟件應用作為中國國防信息化進程的關鍵環節之一,囿于歷史原因,其發展基礎仍相對薄弱。鑒于我國軍隊目前整體正處于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的過程中,未來提升空間巨大。根據《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2012年以來,中國國防支出進入適度增長階段,總體保持與國家經濟和財政支出同步適度協調增長。2015年至2019年,中國國防支出從9,087.84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2,117.4億元人民幣,年平均增長7.46%,占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比重為1.27%,占國家財政支出平均比重為5.14%。2017年,裝備支出4,2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占國防費比例為41%,相比2010年提升約8%,未來占比仍將持續提高。
(2)我國軍隊軍事現代化進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隨著軍事裝備的現代化,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相關單位對裝備的模擬更復雜,特別是一些大型復雜的電子裝備,如C3I、C4I等系統,所花的經費越來越多。由于許多電子裝備的壽命不在于操作次數的多少,而主要取決于電子元器件的自然壽命,因此各種仿真訓練系統能較好地解決依靠實際裝備訓練會磨損和降低實裝壽命的問題。依托裝備開發各種“嵌入式”仿真訓練系統,利用計算機等成熟設備,開發實裝的“嵌入式”系統,對于減少系統實物試驗次數、節省訓練經費、提高維護水平、延長裝備壽命周期、強化部隊訓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1)行業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
軍事仿真軟件行業服務于軍事訓練領域,與軍費支出規模和我國產業規劃中固定資產投資額的關聯性大,與國家的行業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聯系緊密。若出現宏觀經濟政策重大調整,軍費支出規模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相應減少,則該產業整體市場將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2)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
軍事仿真軟件行業相關產品應用于各項尖端軍用訓練裝備,技術水平要求高,且前期研制具有研發周期長、研發投入高、研發風險大等特點。對于軍工企業來說,一方面為推動研發進展,實現技術突破,需要組建涉及多個細分領域的高水平研發團隊,相應配置研發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研發周期較長,也存在不確定性,企業可能面臨較長時期內無法盈利的風險,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保證研發的順利進行和企業的正常運轉。
(3)專業技術人才不足
目前國內開設仿真專業的高等院校相對較少,屬于軍事仿真領域的就更加稀缺。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對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選名單的公示,目前全國范圍內開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軍隊院校僅有三家。從發展歷史來看,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首次開設仿真工程專業,為國內高等院校首次開設軍事仿真領域相關專業,發展歷史較短,形成的人才儲備較為薄弱。
3、行業內主要海外企業
(1)加拿大Presagis公司
加拿大Presagis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其主要產品主要應用于作戰實驗、模擬訓練、聯合作戰仿真等領域,例如海軍模擬訓練及任務演習以及相應仿真平臺等。
(2)美國MAK公司
美國的MAK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國際化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產品供應商,其主要軟件產品應用于作戰實驗、聯合作戰系統平臺等方面。
(3)德國萊茵金屬防務電子公司(Rheinmetall Defence Electronics GmbH)
德國萊茵金屬防務電子公司(Rheinmetall Defence Electronics)是德國萊茵公司的子公司,其產品為模擬對戰或交戰系統等應用軟件產品。
(4)美國Ternion公司
美國Ternion公司是美國較為知名的仿真公司。其產品主要應用于作戰仿真領域,產品主要包括涵蓋平臺模型、通信模型、傳感器模型、數據處理模型、干擾裝備模型、子系統模型、彈藥模型和武器系統模型的一系列仿真軟件產品。
(5)美國TeledyneBrown工程公司
美國TeledyneBrown工程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其產品主要為應用于空戰、導彈戰、空間戰的“多對多”的仿真領域的軟件產品,能夠實現雙邊或多邊的對抗模擬或仿真。公司在美國海灣戰爭期間為美軍“沙漠盾牌”、“沙漠風暴”作戰計劃的制訂與作戰方案的擬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4、行業內主要國內企業
(1)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為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547)控股子公司,以仿真技術為主線,采用產品研發銷售(推廣)和系統集成兩種模式,面向軍用系統仿真、民用系統仿真和動感娛樂仿真設備三大領域。
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仿真產業化平臺為基礎,可以完成武器制導半實物/數學仿真試驗室建設、綜合測試、流程仿真、攻防體系對抗及作戰效能評估等工作。航天仿真目前已完成的軍品項目主要包括某型號反坦克導彈半實物仿真實驗室建設、導彈抗干擾半實物仿真系統配套軟件建設、無人機綜合電子戰仿真系統建設、海軍論證中心分布式仿真等。
(2)北京神州普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普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7,571萬元。公司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園區,在南京、西安、成都、長沙、武漢和香港設有分支機構。公司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服務及相關產品的銷售,是一家軟件企業和系統集成商。
(3)北京未爾銳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未爾銳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專注于電子、航空、訓練等領域的仿真模擬研發與服務,為客戶提供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軟硬件產品及系列化仿真模擬平臺,并可根據客戶需要,提供系統級和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
(4)北京華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以軍事仿真為主線,依托平臺、模型、數據三大基礎工程,緊貼作戰實驗、模擬訓練、裝備論證、試驗鑒定、綜合保障的仿真需求,開展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形成一系列面向部隊、服務打贏的軍事仿真應用產品。
(5)北京神舟智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神舟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軍事模擬仿真與武器裝備配套產品技術開發的高科技公司,是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和雙軟企業,注冊資本為3,248.41萬元,產品主要包括軍事仿真系統、模擬訓練裝備、光機電一體化設備等。
(6)南京睿辰欣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睿辰欣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為2,150萬元,是一家專業從事于軍事仿真,虛擬現實應用與開發的新興企業,主要業務覆蓋軍事訓練教學,部隊模擬訓練,國防軍工虛擬仿真等方面。
下一頁
相關資訊